俄乌冲突持续海龟网,全球地缘博弈剧烈摇摆。6月的国际舞台,金融与安全议题交织,传统格局剧烈松动。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,悄然从能源、军事,扩展至金融体系。就在本月,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的设立方案被拍板,一项中俄酝酿15年的关键合作,终于正式落地。
全球金融格局迎来剧烈震荡
6月上旬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比例已降至58.3%,创下近30年新低。与此同时,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首次超过3.8%。美国彭博社、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等主流媒体密集关注中国和俄罗斯推动的“去美元化”趋势。
全球能源市场也在经历剧烈波动。俄罗斯能源部最新数据显示,1-5月,俄对华原油出口同比增长14.6%,达到历史新高。
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在2024年度已达2488亿美元,能源贸易占比高达65%。这一切的背后,是俄乌冲突带来的剧变,以及
西方对俄罗斯的多轮制裁,极大削弱了莫斯科的外汇储备和国际金融渠道。
2009年,中国首次提出设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,旨在推动区域金融自主、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。15年来,这一设想屡次搁浅,原因不言而喻:俄罗斯更希望以欧亚开发银行为主导,维持对中亚的金融主导权。上合组织章程要求全体成员一致同意,每一次谈判都因俄方不同意而止步。
局势直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陡然转向。西方金融制裁空前严厉,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,能源出口遭遇重创。
海龟网
失去欧洲市场后,俄罗斯急需中国市场的输血。中俄能源贸易屡创新高,人民币结算规模激增。俄对华依赖已不是选择,而是无法回避的刚需。
6月初,北京。上合组织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,普京政府首次明确支持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。俄方代表公开表示,将优先推动银行以本币(人民币、卢布)进行贷款与投资,降低美元暴露风险。这一表态,意味着中俄共同搭建的“金融防火墙”终于成型。
军事合作升级
中东局势骤然紧张。伊朗与以色列深陷对峙,美国频繁调兵遣将。中东火药桶随时可能引爆,全球能源供应链面临新一轮压力。对俄罗斯而言,这一危机无异于当头棒喝——美国对俄施压不会停歇,单靠西方市场已无退路。
在这种背景下,中俄军事合作出现罕见突破。长期以来,俄方对部分核心装备技术始终严防死守,尤其是战略轰炸机发动机、核潜艇动力系统等领域。
6月中旬,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,罕见地表示“理解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深化合作的需求,愿意开放部分高端技术”。
俄制图-160战略轰炸机用的NK-32发动机,虽然不是全球最先进,却能满足中国隐身轰炸机动力需求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“亚森-M”级攻击核潜艇、“北风之神-A”级战略核潜艇的综合性能,足以助力中国补齐“三位一体”核威慑体系短板。这一切,都是俄方在压力之下主动松口的结果。
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,直接影响全球权力结构。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落地,本质上是中俄联手推动区域“去美元化”的关键节点。
银行将以人民币、卢布为主进行金融服务,减少美元清算海龟网,极大削弱美国对区域经济体的渗透能力。
当前,全球主要经济体“去美元化”动作不断加快。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签署的石油人民币结算协议,印度与俄罗斯用本币结算军购,巴西推动雷亚尔与人民币的双向清算机制,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明显加快。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评论认为,美元全球主导地位正面临“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最严峻挑战”。
普京的战略转向,是在东西方夹击、经济孤立与安全压力下的必然选择。俄罗斯深知,若不主动与中国深度绑定,将很难维持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。
中国一方面获得能源、技术与金融自主的空间,另一方面借助俄罗斯的资源与地缘影响力,进一步巩固自身全球话语权。
印度的变数
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中俄合作进入深水区,上合开发银行能否顺利落地,仍存在潜在障碍。印度作为上合组织重要成员,一直坚持“平衡外交”,与美国保持密切战略沟通。
根据印度外交部6月发布的最新声明,印方对上合开发银行的投票意愿“尚需综合各方利益考量”。
有分析认为,印度担忧银行由中俄主导后削弱自身在中亚的经济影响力,同时也担心美国施加压力。普京或许需要依靠个人与莫迪的关系,游说印度最终点头。
《日经亚洲评论》援引多名金融官员消息称,印度内部在是否全力支持上合开发银行问题上分歧明显,财政部担忧美国制裁风险,外交部则倾向于保留弹性。
上合组织章程规定,银行成立须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,印度的立场无疑成为最后一块“绊脚石”。
中俄新型合作模式能否复制?
上合开发银行的成立,只是中俄战略合作提速的第一个标志。西方制裁和地缘政治压力下,中俄合作的外溢效应正不断扩大。联合军演、军事高端技术转让、新能源与高科技领域协作,都在同步推进。
美国与欧盟对此高度警惕。6月,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,警告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“去美元化”项目可能面临制裁。欧盟则在布鲁塞尔峰会后,重申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限制措施不会松动。
普京对中国“松口”,不只是一次被动的策略调整,更是俄罗斯为自保、为未来争取生存空间的主动博弈。中俄联手搭建的金融“防火墙”,或许会成为未来全球金融体系多元化的关键一环。
回望十五年,中俄之间的不信任与博弈曾让这一合作计划几度搁浅。每一次权力结构的松动,背后都是时代巨浪。谁能在新一轮多极化进程中抢得先机,答案或许正在悄然揭晓。
参考资料:
观察者网:2025-06-21 15:33:普京:新的世界秩序如同“日出”,无法回避
海龟网
天牛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